专题报道
校友喜讯|《我们走在大路上》捧得“白玉兰奖”,共和国献礼片如何炼成?
来源:中传新闻传播学部 作者:学部君 发布时间:2019-08-08

第26届上海电视节“白玉兰奖”名单近日揭晓

文献专题片《我们走在大路上》摘得“组委会特别奖”

其总导演正是电视学院

83级电视编辑专业校友闫东

跟着小优君看师哥如何打造共和国献礼片吧!


   8月8日晚,第26届上海电视节“白玉兰绽放”颁奖典礼在上海举行。《我们走在大路上》获“组委会特别奖”,总导演闫东代表全体创作人员上台领奖并发表获奖感言。闫东导演表示,这部纪录片,是国家的历史影像纪录,是一个近500人的团队在9个月时间里,完成的一部近900分钟、包含约200个故事与叙事点的大型文献专题片,今后将与团队继续努力,中国的故事讲好、做好、传播好


▲ 《我们走在大路上》总导演闫东发表获奖感言


   上海电视节白玉兰奖是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、上海市人民政府主办,上海市广播电视局、上海广播电视台承办的国际性电视奖项,创办于1986年,与中国电视剧飞天奖、中国电视金鹰奖并称为中国电视剧三大奖。


   白玉兰奖组委会在评语中这样评价:“该片全景式展现中华人民共和国风雨兼程、砥砺前行的伟大历程,讲述了中国人民筚路蓝缕、砥砺奋进、一路走来的感人故事,展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的伟大飞跃。”


   为隆重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,中共中央宣传部、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、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、国家广播电视总局、中央广播电视总台、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联合摄制24集大型文献专题片《我们走在大路上》,由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制作。


▲《新闻联播》报道《我们走在大路上》引发热烈反响


   该片于2019年9月16~27日在央视综合频道首播,平均收视率为0.93%,观众触达7.14亿人次,在全国上星频道文献片中收视排名第一,在新媒体端全网阅读及视频播放量累计超过19亿次。《我们走在大路上》精编版还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大会和阅兵式现场通过天安门广场大屏幕播出,这使该片具有了更重要的意义。


听·导演说


   一部成功的作品,离不开总导演这一灵魂人物的运筹帷幄与殚精竭虑。作为《我们走在大路上》的总导演,闫东导演为这部鸿篇巨制又做了哪些努力呢?下面和学部君一起听闫东导演讲述《我们走在大路上》摄制团队在近十个月的时间里走过的路吧!


闫东

《我们走在大路上》总导演

83级电视编辑专业校友

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社教节目中心科教频道节目部副主任,纪录片导演,高级编辑,中宣部文化名家暨“四个一批”人才,全国“德艺双馨”电视艺术工作者。


从一张白纸到立体化作品


          2018年12月,在共和国即将迈入第七十个年头之际,闫东导演接到了又一重磅任务——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拍摄专题电视片


   彼时,闫东导演还在国外,距离春节后团队集结还有两个月的思考时间:“那时,我就在思考这个‘集结号’该什么时候吹,从策划、撰稿、导演到资料筹备等这几个重要的行当怎么集结、哪些人作为核心力量、怎么来集全台之力?最重要的是,从一张白纸怎么能完成一部立体化的作品?


《我们走在大路上》摄制组全体会议


   在深入分析新中国70年的历程后,闫东导演发现,以往执导片子集数较少、各集体量大,现在这部片子集数多,同样是宏大叙事,采用表现的方法和风格不同。现在的要求具有明显的创新性,信息点多、结构丰富,内容更加多元和饱满,内在的逻辑更加强大。


▲ 新中国国旗诞生的故事娓娓道来


   “实际上,这是个强化的过程,也是在紧扣年轻观众的收视心理,适应新媒体时代的传播诉求”,闫东导演说。随着研究和创作的深入,闫东导演团队确定了24集、每集30分钟左右的体量,而且每集既要有严谨的历史表述,又要着重展开5到6个故事,点面结合。


用心·用情·用力

打造一部新中国影像志


   在观看《我们走在大路上》时,我们总能被片中浓厚的爱国情怀和深刻历史哲思所打动。而观众所不知道的是,导演团队在摄制时也时常被这种情怀和思考所萦绕——甚至片名也因此而多次改动


   从接受创作任务到作品播出,从阅读文字材料、观看影像资料到一点一滴创作,闫东导演与团队的家国情怀与历史意识在不断充沛、丰盈。“走进历史就能够很好地掌握好创作状态,从文字到画面都透视出情感的释放。我觉得主创团队首先是以一种非常深沉,但又不是凝固的,而是非常鲜活地把情感融入到画面和文字里”,闫东导演说。受这种情感浸染,片名也从原先的《一路走来》、《奋斗之歌》,最终定为——《我们走在大路上》


▲ 《我们走在大路上》摄制组在中央新影厂挑选资


   闫东导演说,创作这样题材重大的纪录片,一个重要求是:必须从现实高度去反映历史,并以此与以往同类片子有所区别。“经过反复权衡,这部片子从新中国发展的三个阶段来划分:建设时期改革时期新时代。前面按时间顺序组织、新时代按专题顺序展开,这就为当下表达提供了充分的空间,也使本片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。做到这一点,作为总导演,就要具备理论素养、历史素养艺术素养,同时,还要有整合各方面资源的能力,这是需要日积月累的;同时,也要注重发挥整个团队的作用,各尽所能、群策群力。”


▲ 我们走在大“路”上


   而无论是最初的《一路走来》还是现今的我们走在大路上》,这个关键词没变。


   在首次策划会上闫东导演就提出,这部专题片是对新中国成立70年之路的“再认识”,而不是简单的“再梳理”:“新中国70年历程真正的主题就是‘我们走在大路上’,这条大路是坚持中国道路自信的过程,是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怎么一步一步从1949年走到今天的过程。如何把这部片子当中所体现出来的一往无前、勇于牺牲、不怕困难、永远奋斗的精神,更好地传承发扬,更好在未来中国的发展道路上坚持和坚守好,用什么样的状态迎接面临的挑战,我觉得这是个核心的问题,也是这部文献专题片最终想要传递给观众的。”


▲ 打造国家记忆和民族记忆影像图谱


   谈及创作初衷,闫东导演认为其中很重要的一点,就是让更多年轻观众去看到新中国70年的历程是怎么走过来的,补一下他们没有亲历过的那一段历史:“从70年的视角来看新中国是怎么走到今天的,既要看到改革开放40周年的路程,还要放在更加宏阔的视野中去思考。所以,我们要在庆祝改革开放四十年纪录片创作的基础上,向前推进一步,而不是简单作时间上的延伸。在这部专题片中,要把每一集的内容,都放在新中国70年历史的发展当中去表达,思考每一集主题的有效程度,以及它的重要性。”


   数十年的创作生涯中,闫东导演也一直强调,纪录片人就是应该为历史存真、为当代立传,在一部又一部重大主题性创作活动中,完成国家典藏意义上的国家记忆和民族记忆影像图谱


政论情怀故事表达


   为了讲好新中国成立70年以来的奋斗故事,闫东导演团队反复精心挑选了约120个共和国红色经典故事,以朴实的讲述风格直击观众心灵,而全片在叙事上也颇见新意。


▲ 小村庄里的5G——小故事折射大变迁


   强化故事表达是《我们走在大路上》的发力重点,24集、每集5到6个真实事件和文献史实、约120个共和国红色经典故事,闫东导演团队充分挖掘新鲜事例,用新的视角、新的史料、新的影像对人物和事件进行描写和刻画,使大型专题片从高大上走向平实新


▲ 习近平总书记平主席为杜富国授予英模奖章


    片中既有毛泽东主席珍藏了26年的毛岸英遗物的故事、邓小平赴日本考察乘坐新干线的故事、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故事等,也有王进喜、屠呦呦、袁隆平、顾方舟、黄文秀、杜富国、张富清等一大批英模人物、先进典型,以及许许多多普通人的故事,从多重叙事维度谱写成一部跌宕起伏、荡气回肠的共和国建国史、创业史、改革史和奋斗史。


▲ 以今日视角展现和使用文献


   尽管《我们走在大路上》每集的信息量都不小,但整体叙事并无凌乱之感。为达到这一效果,导演组以今日视角展现和使用文献,让观众在鲜活的叙事体验中感知历史。例如,全片第一个镜头是今天的天安门广场,一个基准坐标纹丝不动的纪实性长镜头,镜头里面有对天安门富有沧桑感的历史性叙事,然后才带入。



▲ 摄制组在天安门广场与人民大会堂拍摄


   “因为所有置身天安门广场的人,特别年轻人都会在天安门正面、国旗杆下驻足凝望,似乎都要在那个位置上去倾听70年前毛主席的那句话,去感悟、去思考。我觉得,这就是从观众的感觉带入,然后才是真正进入历史的长镜头”,闫东导演说。


▲ “文献资料里的声音代表着片子的质感”


   在表现手法上,同期声是本片增强带入感的又一重要表现形式。《我们走在大路上》运用了几代领导人的讲话原声,到特定场景的现场还原,如WTO谈判时的现场声音、现场的即时状态等珍贵史料片段。“文献资料里的声音代表着片子的质感,每个时代特定的声音是最重要的,因为原始声音是不可能再造的,也不可能替代。每个人的声音,尤其是大家听到毛泽东、邓小平等声音,再结合当时情境,人们看这些领袖时从内心发散出来的思想与气质,那时候的自信,是多么精彩。声音运用得好,会非常快地第一时间把观众带到那个情景当中”,闫东导演说。


▲ 在《祝酒歌》里听见共和国转折点


   音乐的巧妙运用则是本片迅速引发观众共鸣的一大法宝。闫东导演的音乐团队中,既有70多岁的作曲家,也有30岁出头的音乐编辑,老中青三代结合贯穿每一次创作,年龄上的落差也使艺术创作中对未来观众整体性的关照更为明显。此外,片中将近50首不同历史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歌曲,向观众展现了时代的鲜明印记。


← 滑动查看闫东导演部分作品 ←


   闫东导演从业几十年来,每当生逢盛世和遇到国家重大历史节点时,或针对重要的历史人物、事件等,闫东导演都带领团队创造出重量级的纪录片或专题片。从业30余年来,闫东导演及其团队创作了《孔子》《长征》《东方主战场》《1937南京记忆》《不朽的马克思》《共产党宣言》《李大钊》《百年小平》《国脉》《旗帜》《走进新时代》《伟大的历程》《大鲁艺》《大三峡》《港珠澳大桥》《中国记忆》《中国民居》《飞向月球》《梵净山》《中关村》《我们走在大路上》以及央视首部《国脉》3D电影、纪录电影《港珠澳大桥》等等30多部重大题材纪录片作品,其中六部在国际主流媒体同版播出。闫东导演作品九次获得中宣部“五个一工程”奖,五次蝉联中国金鹰奖纪录片特别奖,多次获广电总局政府大奖、星光奖、白玉兰奖和金熊猫奖等,获得国际卢米埃大奖等。


   可以期待,未来闫东导演将有更多佳作,将共和国在历史年轮上镌刻出的熠熠生辉的印记一一珍藏。


← 滑动查看《我们走在大路上》摄制花絮 ←


·初心


   2019年11月10日,中国传媒大学举行校庆65周年校友代表座谈会。闫东导演作为优秀校友代表在发言时说:讲好中国故事,不是简单的一个技术,也不是简单的艺术,同样还需要灵魂;没有思想,在创作上就缺乏创造力和原创性。在向全球观众讲述中国故事上,闫东导演已经探索了几十年。


▲ “讲好中国故事,需要灵魂”


   2017年,纪录片港珠澳大桥在中央电视台和美国探索频道同步播出,而这部片子在面向国际观众播出时一刀未剪,其秘诀就在于闫东导演对于国际传播规律的深刻把握。在闫东导演看来,重大题材纪录片有自身的特殊性,是国家话语表达,必须在讲求真实、思辨的前提下,将抽象的内容做好具象、生动以及富有震撼性、亲和力的表达。“只有这样,重大题材纪录片才会让广大观众喜闻乐见、易于传播”闫东导演说。



▲《港珠澳大桥》分别在央视与Discovery频道播出


   而为了在画面表达、语言习惯上更突出国际化表达,闫东导演在组建创作集体时就纳入了美国探索频道的导演,一开始就坚持用英文写作脚本,为纪录片凸显更多元的拍摄理念和更丰富的国际视角奠定了基础。


▲ “若想了解中国,就必须理解孔子”


   对于没有中国文化背景知识的国外观众而言,理解中华传统文化内容则更为困难。在与英国合作拍摄纪录片《孔子》国际版时,闫东导演团队在选题策划阶段就开始了同英方同行的合作,直接用英文撰稿,经过十余次修改、三十余次越洋电话会议,由英方导演运用白描式的语言,讲述与孔子相关的人们时常见到而又意义深远的生活故事。


▲ 外籍专家为西方观众解读孔子


   团队邀请多位外籍专家用西方的视角解读儒家思想,比如将《论语》解读为中国人的《圣经》,将孔子提出的“礼”解读为像胶水一样把社会和人心凝聚起来,帮助西方观众理解中华传统文化。


▲ 闫东总导演在《孔子》片场与英方导演交流


   “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构建‘人类命运共同体’的思想对我影响很大”,闫东导演说,“现今世界,不论我们身处何地,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,我们的重大题材纪录片创作不仅要彰显中国主旋律,也要反映世界主旋律,深入挖掘人类共同的利益、责任和愿望,在讲好中国故事的过程中,呈现人类共同的价值和理想,引发思考,产生共鸣。”


“讲中国故事是我工作上最大的满足感”,闫东导演说。




▲2019年,闫东导演在向电视学院赠书时如是写道

“大学四年

是我一生的财富

永远的初心


每逢国家盛事,必有中传校友身影

校园岁月犹在,初心情怀永存

闫东导演用影像为共和国发展历程存档

激励着新一代学子

以国际视野,讲好中国故事